• 泊头市艺兴铸造厂
  • 泊头市艺兴铸造厂
  • 泊头市艺兴铸造厂
公司动态
以质量求发展,以信誉求发展。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动态 >

球墨铸铁热处理过程的特点同原料组分选择

日期:2024-09-14 13:44点击:
球墨铸铁热处理过程的特点同原料组分选择 (一)、球墨铸铁热处理过程的特点 球墨铸铁由于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因而作为结构材料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十余年来,马氏体基体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热处理过程的特点同原料组分选择

(一)、球墨铸铁热处理过程的特点
球墨铸铁由于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因而作为结构材料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十余年来,马氏体基体球墨铸铁、贝氏体基体球墨铸铁及马氏体一贝氏体基体球墨铸铁作为耐磨材料也已被广泛应用于磨球、衬板、锤头及过流部件等耐磨件。因此,球墨铸铁热处理已成为提高这些耐磨件寿命的重要途径。
球墨铸铁件热处理与钢的热处理基本相似,但由于有石墨相的存在,而且其含硅量较高,因此,又有它本身的特点。
(1)球墨铸铁是多元合金,主要是铁一碳一硅当、元素,因此,可以近似用Fe-C-Si三元合金相图来研究其固态相变过程。与钢不同,球墨铸铁共析转变是发生在一个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拦日之个温度范围内同时存在着铁素体、奥氏体和石墨(或渗碳体)三相的稳定(或介稳定)平衡。在马氏体转变的各个不同温度不铁素体和奥氏体有不同的含碳量,所以,控制不同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淬火(正火)后可以获得不同比例的铁素体和马氏体(珠光体),从而可以大幅度调整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需要指出,在这个温度区间加热所得到的铁素体,其冷却后的形态多为条块状、破碎状和网状,与通常的牛眼状铁素体不同。这种形态的铁素体有利于塑性和韧性的提高。
(2)球墨铸铁化学成分对其临界温度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对球墨铸件性能要求不同,其含硅量的变化也较大,而硅对临界温度范围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来讲,含硅量提高1%可提高共析转变的上临界点约40℃,可提高其下临界点约30℃。由此可见:在加热时,硅对上临界点的影响比下临界点的影响为大,同时硅也促使共析转变的临界温度范围变宽。而锰却降低共析转变稳定,锰含量增加100,加热时临界点降低15~18℃,冷却时临界点降低40~50℃。对于普通球墨铸铁与马氏体球墨铸铁,由于锰含量控制较低,故锰对共析转变临界温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对以硅、锰为主要合金元素的贝氏体球墨铸铁,锰的影响不可忽略。
(3)在热处理过程中,球状石墨作为球铁中的一个相,也参与相变过程。石墨的存在相当于一个“贮碳库”,在加热时,球状石墨表面的碳会部分溶入奥氏体中,供应其平衡所必需的碳量,加热温度愈高,球状石墨溶入奥氏体的碳量愈高,故可以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来控制奥氏体的含碳量。淬火冷却后可以得到含碳量不同的马氏体。而奥氏体化后的球墨铸铁在共析转变温度以下缓慢冷却时又会析出石墨,或沉积在原有石墨表面上,或形成退火石墨。如冷却速度较快时,其将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网状渗碳体。
从上述球墨铸铁热处理相变特点来看,热处理时加热温度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球墨铸铁含硅量较高,其共析转变临界温度较高,同时石墨的导热性较差,故石墨向奥氏体中的溶解较渗碳体困难。因此,球墨铸铁热处理时,加热温度较高,保温时间也较长。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提高,奥氏体含碳量增加,如图3所示。而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增高奥氏体溶碳量增加,则淬火冷却后残余奥氏体数量也较多。球墨铸铁在不同加热温度下淬火,经过250℃回火后其硬度和冲击韧性,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其硬度趋向提高,冲击韧性趋向降低。不过奥氏体化温度进一步提高,其硬度增高与冲击韧性降低的趋势则趋向缓和。
(二)、球墨铸铁原料组分选择
和灰铸铁相比,球墨铸铁具有高强度、高伸长率、高冲击值的优点;和碳素钢及合金钢相比,球墨铸铁具有较好的铸造、加工性能。因此,球墨铸铁件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很多场合需要使用低温下具有高强度、高冲击值的耐低温球墨铸铁件。随着风力发电装置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耐低温性能球铁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提高。与普通球墨铸件相比,耐低温球墨铸铁件的生产,在成分的选择和生产工艺上具有其独特的要求。
1、采用质量好的原材料
(1)采用高纯球生铁。Si低于0.8%,Mn低于0.2%,P、S均低于0.03%。其余微量元素(包括Ti、As、Cr、Cu、Sn、Al、Zn、Pb等)总和不大于0.03%。而且各项成分合格稳定。
(2)采用炭素结构钢的边角余料,配以适当的增碳手段,运用电炉熔炼。要求使用的材料种类单一,杂质含量低。材料表面无锈蚀,如果有条件,废钢在使用前要除锈、烘干,熔炼中不可以加入潮湿的废钢等材料,防止铁液中H、O等气体含量超标。加入的废钢要考虑微量元素和合金元素的含量,其优点在于:①易于获得合格成分铁液;②减少杂质元素的晶间偏析;③减少微量元素含量,干扰球化,防止生成碳化物;④提高塑性-韧性性能。
2、化学成分的选择
控制关键元素的含量。尤其是Si,Mn、P、S的含量,每一种都不能超标。
C含量一般控制在3.1%~3.5%。虽有出现缩松、裂纹倾向,但可以通过低温浇注、依靠凝固中的自膨胀以及良好的孕育给以解决。同时,较低的C含量可以减少与之匹配的球化剂的加入量(球状石墨的晶核存在较多的球化元素反应产物),从而降低产品中的RE含量,使产品的珠光体含量减少,脆性降低。
Si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9%~2.5%。Si如果控制不当,将使塑性脆性转变温度显著提高,Si含量的控制是生产低温球铁的关键。超过2.5%时,Si的含量每增加0.1%,产品开始变脆温度提高10~15℃。如果主加原材料含Si量较低,在能够保证充分孕育情况下,适当降低Si的含量也是可行的。
P、S均属于杂质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晶界周围,使材料的强度值和冲击性能大为下降。S又与Mg发生化学反应,生成MgS熔点杂质。一方面使球化剂的加入量增加;另一方面,使球化效果减弱。实践证明,原铁液中二者的含量都控制在0.025%以下,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球化效果均比较理想。
Mg和RE二者在产品中含量均不得超过0.03%,而且在保证良好的球化效果下越低越好。
下一篇:没有了